对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89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南通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10-15 累计次数: 字体:[ ]

夏琪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全市范围开展以培训合格证冒充特种作业操作证专项治理的建议》收悉,衷心地感谢您对南通安全生产工作的关注。经我局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市是工业制造大市,正奋力打造中国现代工业名城,加快建设制造强市,各类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特种作业人员需求旺盛,但同时特种作业危险性高,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隐患和威胁。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以培训合格证冒充特种作业操作证,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埋下重大安全隐患。对此,我局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相关部门坚决予以打击,持续开展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专项治理工作。

一是健全组织机制。为加强与相关部门统筹协调,成立了市应急管理局、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单位)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联络工作机制,就“打什么、如何打、谁来打”形成一致意见,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确保工作方向不偏移、力量不分散、动作不走样。

二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生产考试”微信公众号、住建部“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市场监管总局“全国特种设备公示信息查询平台”等官方渠道,对本工、劳务工、承包商中涉及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件进行逐一核验,重点核查操作项目、有效期、签发机关等关键信息,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发现无证或持假证上岗的,必须执行“双立即”处置:立即停止涉事人员作业并调离岗位,立即向属地应急管理、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调查取证工作。企业同步启动责任倒查机制,对人事部门未严格审核、安全部门未履职检查、生产车间违规安排作业等情形,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处理结果纳入安全生产考核。

三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发证和持证上岗管理。深化“三会一单”(集中告知会、现场启动会、警示教育会、重点履职事项清单)模式,召开集中告知会13场次,发放企业安全生产重点履职事项清单6300余份,召开无证、假证案例警示教育剖析会7场,覆盖企业8800余家。建立“逢查必查证”机制,综合运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专项整治、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专项治理、年度精准执法检查、联合执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等方式,及时核查处理相关投诉举报,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无证上岗、持假证上岗等违法违规行为,自去年以来查处无证、假证作业案件305件,行政处罚417万余元,责令9家培训机构暂停经营活动,对发现使用虚假证书的,及时固定证据并移交线索12个。我局办理的姜玉燕使用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案,主动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会商,溯源调查该案上游犯罪分子,伪造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主犯韩庆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五万元,从犯吴艳梅被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平台公示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考试机构名单,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特别提醒广大从业者警惕“免考包过”“快速取证”等虚假宣传,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机构资质。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安全宣传“五进”等活动,加大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危险作业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等规定的宣贯力度,强化“无证作业、持假证作业均属重大事故隐患”的普法宣传,通过典型案例警示企业和从业人员自觉抵制买卖假证行为,通过规范培训和依法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畅通12345市民热线、12350安全生产举报热线、政府网站信箱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公众监督举报假证线索,构建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特种作业安全监管格局。

打击治理特种作业假证问题是一项复杂、长期的任务,我局将持续推动特种作业操作证专项行动,务实举措、严格监管,坚决斩断黑色产业链。

一是强化多部门联合。假证案件隐蔽性强,有的利用网络实施,有的依托专业培训机构,在线索摸排、案件调查、证据固定等方面相对难度较大,我局将持续强化涉假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职能发挥,密切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政府部门与公安、检察等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明确证据收集要求,规范证据审查认定标准,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确保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得到依法有效惩处。

二是强化全链条打击。坚持以打促防、以案促治,重点围绕买假需求、用假企业、制假窝点、售假渠道及虚假宣传等关键环节开展深度摸排。通过梳理近年典型案例,总结假证制作技术特征、网络传播规律及企业用工漏洞,建立“网络虚假宣传”“跨区域假证流通”“假证频现行业领域”等风险图谱,对查实的重点案件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制假售假者的刑事责任,也倒查涉事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以精准深度打击推动行业领域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

三是强化疏堵结合。坚持打击与服务并重,突出整治安全生产培训市场秩序,建立培训机构经营行为提醒清单,重点整治培训机构虚假宣传、违法广告、倒卖学员信息、参与制假售假等违规行为,通过常态化巡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规范培训市场秩序,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督促网络交易平台及时清理虚假营销信息。优化服务供给,搭建线上培训平台,简化培训考试发证流程,利用AI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提升审批、监管效能,构建便捷高效的特种作业管理体系。

四是强化警示教育。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定期公布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案件查处情况,通过媒体曝光、警示教育会等形式,向社会传递“零容忍”的执法信号,起到“发布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同时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假冒特种作业证书的欺骗性、危害性和违法性,不断提升假证识别防范能力,全面营造“源头不制、网上不卖、行业不买、企业不用”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实际行动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专业建议,我局将持续完善安全治理体系,也希望您能继续为我市安全发展建言献策。相信通过人大监督、政企协同、社会共治,我们一定能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为南通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提供坚实保障,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更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南通市应急管理局

202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