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49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南通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10-15 累计次数: 字体:[ ]

杨红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南通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双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一、坚持系统治理,织密责任体系固根本。一是持续深化党政领导责任。持续深化“党委领导包区域、政府领导包条线”责任体系,创新建立“线县结合”率队督查机制,市、县两级99位党政领导共领办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突出问题109个,推动解决各类问题938个。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将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与财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长。二是持续厘清部门监管责任。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先后明确电化学储能电站、新型燃料、月子中心等32个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动态更新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两张清单”,对重点领域安全风险点的形成、演变、升级实施全覆盖、全要素、全流程管理,切实堵塞监管盲区漏洞。三是持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持续深化“告知承诺、责任清单、三级复核、量化评估、典型示范、考核问责”六项机制,指导督促企业建立从法人到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持续开展企业班组3个5分钟安全交接班制度,实施“重大风险公告”“岗前一分钟培训”“日周月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全市1021个安全生产协作组、75个行业商会工作站常态化开展联合检查,形成自律、互促、联保的良性安全管理体系。

二、立足实践需要,强化培训教育促提升。一是创新企业培训模式。依托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平台,开展直达一线班组、员工的安全生产“穿透式”培训,覆盖监管执法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一线人员92.5万人次。大力推行冶金工贸领域“监管人员+行业专家”指导模式,对检查发现的各类问题开展同类企业小班化“车间课堂”示范性教学468场次、覆盖企业5236家,推动隐患重复发现率下降37%。二是规范优化培训内容。以新版培训考试大纲实施为契机,按照“实用、管用、够用”原则,督促指导全市培训机构优化“基础理论+场景实训”培养模式,加快完成课程迭代升级,完善培训考核内容。推动21家特种作业培训机构使用线上安全生产培训平台,实现移动端学习覆盖率100%,线上培训学时至高可以占比70%。三是丰富安全体验形式。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市级+县乡+企业”多层次安全体验场馆体系,高标准新建市级教育场馆,建成面积超100平方米的安全教育体验场馆24家,实现线下体验场馆全域覆盖。上线云安全体验馆打破时空限制,运用720度全景、VR技术实现网上参观、互动教学,累计吸引超80万人次线上体验。

三、聚焦专项整治,筑牢防控屏障强监管。一是纵深推进治本攻坚行动。印发《2025年市安委会工作要点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重点任务清单》,统筹推进治本攻坚行动15个方面26项重点任务,先后部署开展化工医药生产企业“打非治违”,以及养老院等社会服务机构、餐饮场所、文化旅游、桥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行动,今年全市共排查发现各类重大隐患3296个、完成整改3163个。二是有效实施风险辨识管控。巩固深化“一图两单三卡八必须”风险辨识管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指导全行业领域落实《江苏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管理条例》,推动27490家企业报告较大风险53711个,落实管控措施30余万条。探索开展重点领域事故类比排查,先后开展九期化工企业事故原因类比排查,累计警示教育和安全培训31.09万人次,推动企业自查自改隐患22096个,有效提升企业风险辨识管控能力水平。三是保持监管执法高压态势。健全“线上预警监测+线下精准执法”监管模式,对248家危化企业和1045家重点工贸企业开展线上巡查5.1万家次,发现问题1887条。探索建立“三会一单”执法模式,召开集中普法告知会109场次、现场启动会3168场次、警示教育会29场次,向2690家企业发放“重点执法事项清单自查自纠表”,推动企业自查自纠隐患,减少违法处罚支出8400余万元。

四、突出科技赋能,创新智慧监管提效能。一是建强数字监管底座。系统梳理全市本质安全智能监管需求,研究制订三年计划和年度工作方案,推广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高光谱遥感等新技术,推动风险智能化识别、监管数字化转型。鼓励数字化品牌创建,支持“智改数转”诊断服务,每年通过政府采购为部分重点工业企业开展“智改数转”免费评估诊断服务。二是持续强化科研支撑。以科技计划项目为引导,加大对公共安全、应急救援、防震减灾等领域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在安全生产领域研发转化。在市区产学研合作补助项目、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市重点研发计划(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加大对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的支持,持续推动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快设备更新改造。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强化安全生产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加快淘汰高危行业落后工艺设备,及时补齐老旧场所消防设施、地下管廊管网等基础设施短板。推动更新改造危化品老旧装置28套,完成800台老旧电梯评估,改造更新老旧燃气管道328.5公里,有效杜绝设施设备“带病运行”。

五、凝聚多元合力,厚植文化土壤夯基础。一是深化安全氛围营造。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活动主题,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承办全省“安全宣传咨询日”主场活动,开展线上+线下安全宣传咨询活动791场,咨询人数超92万人。举办第四届南通市应急救援队伍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干、以学提干,持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媒体平台互动。积极与南通日报、南通广电开展合作,开设“党政领导领办安全生产突出问题”、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专栏,在黄金时段播放主题公益广告。围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强化正面典型报道,形成矩阵式、全媒体、立体化宣传格局,让安全知识深入人心。三是健全举报奖励机制。持续发挥12350安全生产举报热线作用,加大隐患举报奖励措施落实力度,鼓励“内部吹哨人”和全社会匿名举报,全力推动企业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截至目前,全市2.7万余家企业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消除隐患13.4万个,兑现奖励3100余万元,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员工防风险、查隐患的主动性和责任心,营造了“人人都是安全员、处处都是安全岗”的浓厚氛围。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感谢您对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进一步积极采纳和运用您的建议,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严作风,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标本兼治推动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有力保障。还望您今后继续关心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南通市应急管理局

202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