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华代表:
感谢您对南通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深化河道联动管控,助力南通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结合南通市生态环境局会办意见答复如下:
河道电导率、氯离子是反映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具有一定的时空差异特征。我市不同区域的水质因子差异性明显,如东县东部区域成陆时间较晚,土壤偏盐碱性,地下水氯离子本底值相对较高,导致沿海地区河道水体电导率普遍高于沿江地区。为进一步保障工业企业用水需求,切实保障建议的办理实效,5月14日上午,我局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如东县水务局、环保局赴桐昆(洋口港)聚酯一体化项目基地(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开展走访调研,实地考察企业取水口并召开现场会商会,及时掌握最新情况,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市水利局、生态环境局与如东县相关部门现场成立“管控工作专班”,以“定期会商,跟踪督办”的模式推进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市水利局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认真落实市人大关于重点督办建议办理的工作要求,会同生态环境部门,通过持续提升治污能力,完善水质监测体系,优化引排调度机制,为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环境保障。
一是全方位提升治污能力。“十四五”以来,全市大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实施1504个水环境治理工程,实现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约12342吨、1335吨;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余万吨/日、污水管网约600公里,不断提升水环境治理减排能力。2025年又排定治水工程232项,逐步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截至5月中旬,如东区域内,前几年不能稳定达标的环东闸口、小洋口、东安闸桥西等断面水质改善明显,总磷、总氮等主要指标浓度大幅下降。
二是全时段监测河道水质。为强化水环境变化趋势的分析研判,我市加密水质监测站点布设,完善水质实时监控体系,全市范围内建成100余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微站)。其中仅嘉通能源公司取水口所在的洋口运河以及其上下游如泰运河、掘苴河流域建有19个自动站(微站),对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等指标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对于出现高值数据,立即开展现场溯源排查和手工加密监测,及时消除水环境问题。
三是全流域优化引排调度。市水利局发挥牵头作用,强化与生态环境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联动会商机制,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制定科学合理的调度方案。在保障防汛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区域治水工作,有序对小流域进行畅流活水,不断提升整体河网水质。针对您提到的企业取水口附近氯离子、电导率偏高等问题,从5月15日起,市水利局建立调度微信工作群,每日对掘苴新闸、刘埠水闸、东安新闸以及附近区域治水如环河、卫海横河片区开展专项调度,及时掌握水质变化趋势,取得显著效果。截至8月5日,企业取水口附近5个监测点位的电导率基本维持在500-700μs/cm,切实降低企业取水口附近氯离子、电导率数值(今年5月份以来,未发生电导超标现象),为企业提供精准帮扶。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市水利局将围绕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一步优化举措、压实责任,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逐步加强河道治理力度。持续加强全流域污染源的治理与管控力度,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工程的建设。围绕汛期水质保障工作,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汛前进一步开展污染源溯源排查,加快治水工程工作进度,动态更新问题清单,及时消除水环境问题,不断改善河道水质。
二是制定落实应急管控措施。抓紧完善突发水环境事件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增强应对突发事件防控能力,加强重点断面、问题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涝泵站、农田退水口及养殖场排口的监测监控。逐步完善汛期河道水质异常预警预报制度,密切关注气象状况及水质动态,及时采取应对管控措施。
三是强化建议跟踪督办机制。持续关注水质变化,在水利局-嘉通专项交流微信工作群每日更新水质在线监测数据,综合研判企业用水需求、断面水质保障、防洪抗旱等多方面因素,及时优化调整活水调度方案,确保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助力企业减排增效。
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恳请您继续关心与支持南通水利工作!
南通市水利局
2025年8月18日